产品展示 分类>>
五一前的最近一段时间,工程机械整体大厂们,一起演绎了一轮各类工程机械的整机表演秀,从琪琪恰恰蹦蹦拉拉,到本草纲目,再到刘畊宏龙拳。在疫情沉闷的大环境下,试图大力缓解全国心理焦虑的状态,其本质上彰显了中国工程机械发展至今,已达到能干、能红、能做所有的事情,已经能无所不能的水平
仅仅20来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水平,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水平,都无可挑剔,无以复加。最大的是我们的,最高的是我们的,最多的也是我们的,风雅颂均集于一身,居庙堂之上,喊一声:还有谁!
仅就高空平台来讲,粗算一下,短短三年,中国市场保有量就已达五十万台之巨。就在今年,仅长沙又有两个新基地投产、一个新基地投建,江苏南北至少还有三个以上新基地在建。不出意外,到2022年底还会有30多万新车加入阵营,并在2023年形成年50万台的市场产能水平。
照此以往,前年大家测算的“2025年全国市场达到200万台的保有量水平”,还是保守了。不仅仅是数字所代表的成熟水平,结构上,臂架剪叉比也好、米级型号分布也罢,整机市场该有的,高空整机已经全部齐全。
说实话,包括高空平台装备在内,中国工程机械整机体系除了降价的幅度以外,确实已没多少可改变的空间,已经快熟透了的存在。不然,各个大厂也不会带着自己的产品去跳网红热舞来增流量。
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性整机成本指标,以及当前三包期后装备运营取样数据,高空平台零部件产业的三年后,将是一个前市场从400亿水平波动下降,后市场从100亿元水平持续上升的态势。五年左右,高空平台产业的后市场将成为零部件产业的主市场。
从历史的表现看,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对市场不能说不重视,甚至设立一个再制造分厂已经是任何一个主机制造企业的标配,但近十来年过去,还没有明显成就。
一来大型装备制造业天生就是为规模而生。再制造这种散乱的生产任务,天生就与大厂的规模化生产存在冲突。这就造成主机场始终将再制造作为自己维护市场的一个责任,或者在周期性节点完成市场保有装备底层价值的托底任务。这种承担状态下,一旦市场能解决的时候,主机厂肯定是主动避让的。
二来主机企业的利润来源是规模效应下的主机销售,天生没有动力去无限延长老产品的使用而抑制新机销售机会。就像道路施工公司里,没有一个去愿意建一条一百年都不需要修整的高速公路——不仅是成本没有人认,还会自己砸自己的饭碗。所以,早期故障率,和无故障上班时间,是主机械品控的最重要指标,指向的是三包期内的主机企业成本,而对于如何持续降低已售产品长期的维修成本肯定排在末端。
再者,主机企业在整机市场的环境下,需要持续不停地创新以赢得竞争,以技术不断成熟为基础,不断地推进成本与性能的持续优化。不论是一年一年大的换代,还是一天一天的技术更改——今年的方案中,已不再用去年的零部件,是被归为陈旧的应抛弃的所在——这样一来,对自己早年市场上的销售的老机型的零部件就已经逐步放手,最终失去掌握能力。
近年来,已有几位整机销售封冠的朋友调到后市场老总职位后,均出现了战绩塌陷。就目前来看,除非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完全彻底的投入一个独立的后市场经营体系,并且不将其与主机制造企业划定同样的经营考核标准,才有机会参与未来后市场的竞争。但,这个公司这还是制造业企业属性吗?
高空产业零部件市场不是做大的一块蛋糕,而是整炖的一锅大骨。无真功夫,啃不动啃不全。零部件市场主体最终能做赢的,非在三个方面下苦功不可——
一是不仅做优部件,还要深入整机灵魂。如开篇所讲,当下整机变化空间已相对局促,而所有变化均在部件优化之上。能够以一处为起点,深入理解整机灵魂,而选择对自己产品优化方向的零部件企业,自然占据主动。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实际上,中国工程机械的主机技术和零部件技术的起点,均是分两条线实施的同步引进。主机产业之于零部件产业并非技术源头而是伙伴关系,具备相互之间的灵魂嵌入条件。
二是扎实积累。十年时间,更新迭代,每个时期部件型图的积累,各期销售量的记录,能下苦功夫形成数据库,才能优化生产库存,规整模具工艺,从而啃下最广泛的需求。
三是立志凿空。零部件企业以前是依附在主机企业的生态之中。对于不同核心技术的水平的零部件,主机企业的选择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选装,一种是定装。选装,实际上就是没得选,多是无法替代的国际大品牌,最多在配装孔位上提一些要求。而定装就是指定零部件企业怎么做,尤其是后市场经营的意识下,技术体系要划定一部分原厂备件的护城河,供自己的备件公司经营发展,这其中定装类的零部件公司一般会有在主机厂供应上的排他性要求,但在后市场上,这些约束不复存在。能够凿空各主机品牌之间的部件标准,就是拓展市场的基本方法。这是凿空之一,其二则是凿空保有量产品。切实研究老产品老部件的基因,在伸入新主机灵魂的基础上,向老商品市场按照能够提升性能,加强使用效果,以及降低维护成本的新部件,新维修方法,将能获取最为广泛的后市场份额。
三千家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企业,作为高空产业的市场主体,更是身在本文零部件大市场之中。
近期看到产业内有识之士数篇文章中,均带着羡慕的口吻怀疑某租赁大户几乎为零的装备维护成本。实际上稍微算一下其从何时入场,首批装备有多少出三包期就能够理解了。这不是事,三包永远有期,杠杆再长,那个阿什么德撬起的地球还是那么重的地球。管别人干啥,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目前国内高空租赁企业的运营管理上的水准还十分粗放。依据产业经营的样本计算,用约占装备保有量原值一年3%-5%,租赁收入10%左右,这基本是大多数租赁企业接受的水平。但随着经营规模扩大,经营过程拉长,未来几年通过新装备降低价格与租赁价格下降的对冲,高空平台租赁在经营空间基本稳定,那么维护成本的提升,就应该看到眼里了。五至六年的租售比的均衡水平,备件维护成本每降低10%,相当于租赁收入提升2个点。
近几年看,中国市场还不具备旧装备向外转移的空间。东南亚本来就是中国二手机市场的上游,非洲大陆工程现代化时候还很远,中东欧就目前这个国际化形势,还不能指望,未来中国二手机市场主要还依靠自身消化。这就是说,即使是租赁大厂要是报表始终贴近联合租赁,大概率就需要国内市场有一批小公司来接他们的老装备。因为自有资本常规投资经营的规模型高空租赁企业,装备整修的人力资源约要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就目前租赁大厂来讲,应对资本要求的报表已经将各方面条件和杠杆用尽到这种程度,再增加这一块成本,不是击穿自己的报表,就是失去了价格竞争的空间。
高空平台在工程中的使用场景,是介于挖掘机与起重机之间,还是靠近挖掘机,归类于环境接触性,使用损耗性的装备。随时市场进程发展,国内老装备巨量积累,维修维护终将成为整个产业经营中的重要一块。
而对于有一定年头的中小租赁企业,对老装备的精修,甚至说用土办法的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来就是自己的基本功。在这一情况下,中小租赁企业不论是加强自身维修水平建设压低自身成本,还是参与行业后市场经营拓展业务,均是可选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