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高成长企业丨锂电生产设备龙头初长成深圳中基产能扩展进行时
作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深圳市涌现了诸多优秀的大规模的公司。近年来珠三角一带更是形成一条颇具规模锂电产业链。
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塘下涌社区第三工业区的深圳市中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基”),便是其中之一。
深圳中基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6266.15万元,主要是做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主要使用在于锂离子电池中、后段的关键工序,是全球多家动力电池龙头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LG新能源、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派能科技、鹏辉能源、蜂巢能源等。
2022年6月,深圳中基获评2021年“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9月,又入选“2022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
10月下旬,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高成长企业论”团队探访了这家冉冉升起的“锂电新星”,并对公司董事长何卫国进行了独家专访。
在何卫国的身上,能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热潮下民营企业家的烙印——低调务实、敢拼敢干。
1967年生的何卫国是技术出身,在创办深圳中基之前,他曾是湖北一家大型国企资深的机械设计工程师。20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何卫国只身前往深圳,于2004年创办了深圳中基。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咱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只要投入大潮中踏踏实实做事情,把产品做好,跟着时代的浪潮走,我们的发展没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总体来讲还挺顺利的。”回望深圳中基一路的历程,何卫国说道。
何卫国表示,创立之初的深圳中基,最开始生产的机械零件、自动化设备等并没有聚焦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业务较为分散。彼时珠三角一带,外资企业林立,企业主要是依据这一些外资企业的需求,为如爱默生、思瑞克斯、赛尔康等公司可以提供组装、测试类的设备仪器。
“那时候每一笔订单都在学习新的东西,但因为业务过于分散,没有很好的方法提供最好的服务给客户,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为面对不同的客户,产品都几乎是重新制造的。”何卫国说道。
随后,何卫国开始思考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做精做专。而选择锂电设备这一行业的契机,大概是在2006年末2007年初。彼时,公司正式加入了深圳市锂电行业协会,开始从事锂电行业半自动设备的生产,并接手一部分设备改造的工作。
2007年,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中,深圳中基得知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两台设备须改造,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设备改造很多公司都不愿意做,因为改得好,没有人会觉得是你的功劳,但改得不好,就很丢人了,还赚不到几个钱。我们公司刚开始发展,所以就接下了这份工作,合同金额不高,但因为现场的表现还不错,一下子就被他们看中,进入了ATL的供应链。”何卫国说道。
ATL是锂电池龙头,也是苹果核心的电芯供应商之一,彼时,一场由苹果公司掀起的消费电子产业狂潮,正在中国珠三角一带酝酿。
在与ATL顺利达成合作后,何卫国敏锐察觉到了锂电自动化设备的发展的潜在能力,2008年开始,深圳中基便着手剥脱别的行业的业务,全力以赴潜入了锂电领域。
“成为ATL的供应商,对我们来说非常幸运。多年来,他们对我们公司的管理上的水准和产品的提升,以及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包括他们的工作精神对我们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何卫国说道。
锂电池的产业化最初发源于日本,具体是从1991年索尼生产18650圆柱电池开始的,锂电池一开始的应用领域是数码玩具市场。2007-2009年,市场开始预计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将成为锂电池未来主要的应用领域,这两个市场对锂电池品质要求更高,同时中高端手机锂电池的份额也持续增长。
由于高端锂电产品对生产的基本工艺精度的要求更加严格,作为高端电池大规模生产的关键环节,自动化锂电设备成为锂电池厂商最为看重的环节。
出于性能的考虑,当时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引进日韩高端锂电设备,但由于国外设备价格较高、不适配国内厂商的原材料(浆料和基片,基片时为铝箔和铜箔)、以及日韩出于技术保护考虑等,对我国锂电企业出售的基本都是相对落后的设备产线,这给了我国产设备厂商发展的空间。
以圆柱电池装配生产设备为例,2009年,深圳中基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条30个ppm的18650圆柱电池全自动生产线ppm的圆柱生产线年,深圳中基又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生产线ppm的圆柱电池生产线ppm的高速生产线也成功问世。
据何卫国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开发350ppm的圆柱电池全自动生产线,“目前总体的设计规划已完成,关键工序的验证已完成,虽然还没形成订单,但是已经具备开发生产的能力。”
此外,深圳中基在软包电池装配焊接生产设备、方形铝壳类电池装配生产设备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其中软包电池夹具化成机能轻松实现99.99%的整机产品合格率和98%的设备稼动率,并按照每个客户需求的产能,定制设备效率,例如13+1,16+1等全自动、半自动生产线,实现产品的热压、冷压等功能,充电过程中保证产品的绝对安全性。
公司的方形铝壳组装线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设备具备了12PPM的生产效率、99%的整机产品合格率和96%的设备稼动率,实现从卷绕机下料到正压氦检段的电芯生产装配过程,保证电芯在装配过程无粉尘、无刺穿、无划伤,符合新能源产业锂电池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完美控制。
“我自己是做机械设计出身的,作为一个资深工程师,我对研发人员的管理,更推崇的还是目标管理,我们并不是希望用KPI对工程师进行严格的限制,因为设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应该给工程师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现在招聘不容易,要靠公司自身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我会给大家一些试错的机会,充分的发挥工程师们自身的能力。”何卫国说道。据何卫国介绍,目前深圳中基员工合计约1500余人,其中工程师300余人,占比超过20%。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大约保持在7%左右。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40多项、软件著作权62项、外观专利3项。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正式迈入成长期,锂电设备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张,并向“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无人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为588亿元,同比增长104.9%,其中前段、中段、后段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259亿元、210亿元以及119亿元,占比分别为44.05%、35.71%、20.24%。其预计,在新一波扩产潮带动下,到2025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200亿元,其中锂电前中后段市场规模将分别上升至508亿元、415亿元以及277亿元。
近年来,深圳中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产能筹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深圳中基在深圳宝安区租赁3万余平的厂房,能实现产值约5-6亿元。
2020年7月,深圳中基在湖北襄阳创立了全资子公司——襄阳中基创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阳中基”),注册投资的金额1.5亿元人民币,主要是做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生产、销售,覆盖软包电池、铝壳电池、圆柱电池全类别自动化生产设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2021年襄阳中基已正式投产,公司突破了产能瓶颈掣肘,预计2022年总产值为10亿元左右;2022年深圳中基拟在襄阳购置土地150亩,预计完全建成后将足以支撑公司新增15亿元产值,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面对市场普遍对锂电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担忧,何卫国坦言:“一定会出现(产能过剩),目前来看这个赛道还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过程。未来该怎么应对竞争呢?只能靠把产品的质量做得更好,服务做得更好,靠与客户贴身合作,把客户的产品做好做透,再好的赛道也有和别人撞车的时候,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足够强大。”
何卫国说道:“对我们公司来讲,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带动机械设备需求量开始上涨的热潮下,我们设备生产领域,要牢牢掌握的几大要素,第一是设备一定是更快,效率更加高;第二是成本更低,设备更可靠更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锂电生产设备的细致划分领域领先企业,深圳中基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热捧,而在其一路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记者了解,深圳中基自成立以来合计经历了5轮融资,其中不乏大型国有资本和明星机构,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科创投(深圳市国科瑞华三期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市投控通产新材料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洛盈华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轩资本、九派资本等,其中多家投资机构的背后均有深圳市引导基金的支持。
最近的一次融资中,深圳中基估值为15.5亿元。2022年4月13日,深圳中基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何卫国表示:“未来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让公司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包括将公司的管理体系搭建得更加健康,吸引更加多的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公司。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我们当前的产品为基础,然后往前往后延伸,丰富我们的产品线,除了电池产品线之外,目前也是在朝光伏、半导体领域做一些了解。”
聚焦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高成长企业样本,寻迹大湾区产业创新密码,透视大湾区城市发展活力。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022湾区100家高成长企业大型全媒体深调研报道”重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