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案例 分类>>

特稿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感受着你的存在

2024-06-09 19:24:39
返回列表

  一时间,“行洪区”“蓄滞洪区”这些平日不常见的水利相关词汇,成为牵动千万人心的高频词。截至目前,防洪防汛这场硬仗仍未结束。

  有专家表示,此次华北地区强降雨可谓“极端罕见”。而在这场罕见的汛情中,人们也不时感受到温暖与守护。这温暖与守护,可能来自驶近路边的车辆缓缓减速,小心地避免溅上行人一身水;可能来自山体落石处旁的警戒线和警示牌;更可能来自那些你可能没有亲眼看到,但却实实在在守护着城市运行的人和事。

  看到电视里传来台风“杜苏芮”登陆并逐渐北移的新闻,正在老家的魏孝松有些坐不住了。魏孝松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地铁6号线鞍山西道站区站区长,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轨道交通人,他对“暴雨”“汛情”这类字眼格外敏感,即便是在年假期间,他脑海中那根弦也一下子紧绷起来。

  7月28日,34岁的魏孝松正在老家辽宁铁岭休年假,常年忙碌的他趁着孩子放暑假之际带孩子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家人。但雨情的发展,让他主动提前回到工作状态。

  “对地铁运营来说,极端天气是时刻要关注的头等大事,这种意识几乎已经刻进每个从业者的‘DNA’里。”魏孝松说道,“连日来,天津连续发布了雷雨、大风天气的预警信号,我在老家一直关注着事态进展,常刷手机看看台风到哪了,随时做好返岗准备。”

  魏孝松回忆,7月28日晚,单位召开紧急会议,以29日晚也许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为前提部署了工作。这天夜里,魏孝松几乎整宿睡不着,他在微信群里给同事们布置了相关应急处置任务。天一亮,他决定提前结束年假,返回岗位,可是没有想到在买车票上,他犯了难。

  “现在正值暑期,车票紧张,从铁岭回天津的火车票可说是一票难求。我打开购票App刷了很多次,最终只买到从铁岭到沈阳这一程的站票。我直接上车后再补票,索性站了近5个小时,这才回到天津。29日下午,我把东西往家里一放,就立刻到站里检查了一遍。”

  这一天,魏孝松没有回家,就在站里待了一夜。一个站区包含了4—5个站点,魏孝松带领车站人员对站外风井、出入口通道、设备房间等区域逐一巡视,查看各站出入口沙袋、防淹挡板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并联系应急抢险队队员、属地派出所、芥园大堤居委会等单位,确保突发情况时的联合处置能力。

  “雨情就是命令”,这是魏孝松反复提及的一句话。让他对雨情如此重视的原因,除了岗位工作职责,还有来自家庭的熏陶——魏孝松的父亲曾负责老家泵站的相关工作数十年,那同样是一个将极端天气视为工作中头等大事的岗位。

  “小时候,我很讨厌下雨,因为只要下雨,爸爸就要第一时间冲出去查看水位、布置工作,即便再恶劣的天气也不例外。不过我也因此很崇拜爸爸。如今我的岗位关系到很多人能否顺利出行,我就更能深刻地理解‘雨情就是命令’这句话。这几天来,从为乘客提供一次性伞套、设置防滑垫,到高频度检查重点区域,我们站区全员加班加点,努力保障好乘客出行。”魏孝松说道。

  无独有偶,遇到汛情来临,另一位轨道交通人代良辰也变成了一个“闲不住”的工区长。

  代良辰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通号中心6号线工区长,过去几天里,他把自己能想到的可能存在隐患的环节,检查了个遍。

  “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信号、弱电等方面工作。暴雨、大风天气下,轨道交通的敞开段有可能遇到天线被刮偏的情况,地下段则有积水等隐患。为了最大限度地排除风险,我们一定要多做工作,多动起来。鉴于恶劣的天气,我们加强了巡视频次,以一小时特巡一次的频率进行巡视,一经发现隐患,就立即调整。”

  从7月29日到8月1日,代良辰和同事们保持高频次的特巡,其间的多个晚上,代良辰都没有回家。代良辰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对大毕庄车辆段135个轨道电路区段进行电压巡查,发现30G、60DG1、D6G轨道电压偏低,一旦雨大形成积水,将导致“红轨”占用,影响正常行车。他立即办理抢修作业,进行预防性调整。

  在消除设备隐患之后,代良辰又对设备机房逐一巡视,同时对容易滴漏水的露天机房进行重点排查。“我从事轨道交通运维保障工作已经7年了,在我的经历中,本次汛情较大,对运维保障形成了一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告诉自己必须严肃对待排查工作,多想多干,隐患排查得越彻底,出现故障和险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正如代良辰自己所说,汛情来临,他让自己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排查工作之外,他还积极调配防汛物资,在保障其他站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向重点车站进行支援,为平稳度汛提供保障。

  天刚蒙蒙亮,胡崇永和同事们就分别驾驶车辆来到街上。这是他们走得不能再熟的路段,但这一天,他们必全神贯注地勘查路况。

  胡崇永是天津市公交集团小站车队党支部书记。小站车队有百余名司机、30余辆公交车,平日负责208路、209路两条公交线路的运营。这是津南区的环线,途经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镇等津南区多个镇,每日乘客众多。而在7月底、8月初的这几天,由于连日汛情,车队每日正式发车前,还要做一项乘客们看不见的工作。

  “连续降雨后,路面免不了出现积水。为了摸清最新路况,按照集团的应急预案,车队会派出专人分路段勘察道路。我们会重点观察线路上的低洼路段和涵洞所在位置,判断积水是否会影响车行。一经发现积水过深,我们会第一时间上报,以供判断要不要临时改变路线。”胡崇永说道。

  胡崇永知道,这些“乘客们看不见”的工作,恰恰是保障公交线路畅通运行的关键。他介绍到,每日5:45,第一辆公交车就开始发车,清晨5点前,勘路工作就要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他们清晨4点半左右就要出门,赶赴各个路段勘查情况。

  小站车队在连日汛情中所做的工作不止于此。这几日来,小站车队在发车点利用备用车辆设置了避雨车厢,以供乘客候车。胡崇永介绍道:“雨天出行不易,风大雨大,等候发车的乘客就算打着伞,不一会儿身上就全湿了。我们观察到这一情况后,用一辆备用车当作临时的避雨车厢,还在车厢内放置了热水壶、纸杯、雨伞、纸巾等物品,供有需要的乘客使用。乘客候车时能避避风雨,也能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有不少乘客为我们的这项暖心服务点赞。”

  “从公交车驶近站点时注意减速慢行,尽可能避免溅上路边人一身水,到在乘客看不见的地方不厌其烦地确认车况路况,展现的都是服务乘客的温度。”胡崇永说道。

  服务乘客有温度,而在另一次防汛转运任务的火速集结中,则体现出速度和经验。

  从接到协助村民防汛转运的任务,到数十辆大巴车整整齐齐地停在庞嘴村中央指定位置上,这样的一个过程只用了约一小时时间。

  7月31日,受上游河道下泄洪水影响,天津市永定河泛区启用泄洪,北辰区双街镇庞嘴村,武清区黄庄乡,豆张庄居民需要转移撤离。接到调度指令后,天津市公交集团应急运输保障队70部应急保障车、百余名驾驶员和管理人员开始了火速集结。

  “31日下午接近3点时,我接到了相关调度指令。下午4点左右,我们的大巴车已经陆续进入庞嘴村,静静地等待村民。”天津市公交集团巴士公司运营业务部部长郭立山介绍道。天津市公交集团第一客运公司、巴士公司参与了本次防汛转运任务,在北辰区双街镇庞嘴村,两家公司共计有约50辆大巴车投入到转运中。

  郭立山从事巴士运营业务已有10年时间,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防汛转运工作。谈起这次突然接到的任务,他表示虽然任务紧急,但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能够说是有条不紊:“连日降雨以来,市公交集团启动应急响应,预先做了多方部署。我们是‘以雨为令’,本次汛情中,我们随时做好应急准备,有一批热备车辆,随时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执行任务。”

  郭立山表示,防汛转运有其特殊性,为防止出现因大面积积水导致的漏电隐患,公司在本次转运中没选电车,而是统一选用燃油车辆,以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此外,由于出入村的道路狭窄,为保证转运顺顺利利地进行,公司抽调过来的都是技术过硬、经验比较丰富、能打硬仗的优秀驾驶员,“无论是日常的应急培训,还是高标准的保障任务,这批驾驶员都是中坚力量。”

  8月2日,永定河、永定新河河道已开始行洪,本次汛情带来的考验尚未结束。郭立山和记者说,就在2日凌晨,他们接到了新的任务,抽调了一批车辆保障防洪、应急工作人员前往汛情一线,“要尽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会尽好我们的那一份力。”

  7月31日清晨,蓟州区的雨越下越大,8:43,天津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这些情景,让刘禧超想起了2018年的大雨。虽然已是“久经沙场”的“老人”了,但每年汛期刘禧超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一点点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刘禧超是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地灾巡查的负责人,每年6月15日至9月30日,刘禧超都带队在蓟州区的山中值守,实地督促指导,昼夜巡查。最近这几天,他更是按照风险等级严防死守,全力做好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通武线路段有石块掉落,请求巡查人员帮助。”7月31日上午,刘禧超接到交通局的电话。他立即将距离最近的巡查队伍调度至落石点位,“到达现场后,我们应该了解落石情况和落石量,研判是不是真的存在不稳定的危险体,同时从专业角度对地质条件和稳定能力做多元化的分析。我们将信息反馈的同时,现场也拉起了警戒线,提示过往的车辆加速通过,提示驾驶员有落石,要小心。”

  刘禧超说,7月28日开始,他们就对蓟州区121个不同风险等级的点位进行雨前排查。7月29日,随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根据应急预案,中心组织三支队伍一起进行应急巡查。“当时巡查发现,部分隐患点位的含水度已经在向饱和状态发展了。”刘禧超介绍道,“7月30日下午,气象预警再次升级。橙色预警后,高风险隐患点必须一天巡查两次,中风险隐患点两天内巡查一轮,工作量比较大。我们三支队伍连日坚守,互相鼓劲,有时候困了就让同事拍自己几下,哪怕是巡查时犯了迷糊,都可能会出大问题。”

  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副主任肖飞介绍,作为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派驻在蓟州区地灾防治工作组的成员,从2017年,他们就开始长期驻守在蓟州区,而此次的汛情期间更是加派人手,守住安全底线。

  8月2日的海面风平浪静,望着蔚蓝的海,孙秀全的心终于踏下来了。7月29日,接到上级防潮防汛指挥部台风“杜苏芮”马上就要来临的通知后,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安全监督孙秀全从家带来床单、被褥,在渤海石油3号码头生产保障班组办公室“安营扎寨”。

  电气设备关断、坞门连接点断开、办公楼门前堵上沙袋、门窗再次检查是不是关好……孙秀全在心里默念着要做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走进办公室,雨就哗啦啦地下了起来。在码头,下雨时水位涨得很快。进门时,雨水已没过孙秀全双脚30厘米处。

  在3号码头,孙秀全已工作了13年,见过了很多场雨。“我最怕下雨,雨天海面潮位涨得很快,要操心的事也特别多。”对已经57岁的孙秀全来说,心系码头上的人员、物资安全,已成为他不变的习惯。孙秀全说,这几天,他都害怕手机响,“一条接一条的台风、暴雨提示,吓人啊!雨天的生产作业,安全是最重要的,我每隔半小时就会到场地检查一次。我和同事还合力将潜水泵从防潮防汛应急备用箱搬到码头泵房,万一雨水漫延,就要及时抽水。”

  这几天同样焦心的,还有坚守在2号码头的理货工刘瑞岗。“受台风天气影响,7月30日塘沽基地码头将出现460厘米的风暴潮。”刘瑞岗收到的信息数据显示。望着2号码头等待抢救的物资,刘瑞岗赶紧拨通拖车司机电话,“昨天的海返物资泥浆材料还留在码头现场,咱们得赶在30日涨潮前把它们救出来,避免泡水受潮。”

  7月29日上午8点,“救援”模式正式开启,刘瑞岗将吨包带套入叉车货叉,“由于货叉被雨淋湿,我特别小心,生怕带子遇水滑落,必须确认安全后再起升、落下,确保每一个吨包平稳转移至拖车上。”

  不到两小时,70吨泥浆材料吨包从原本的位置成功“消失”了。10:30,准备出海的物资陆续运到码头,刘瑞岗认线号码头防潮门开启,刘瑞岗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8月2日,随着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游泄洪量加大,天津市境内河道水位逐步上涨。其中,永定河洪水水头已到达武清区,大清河洪水、子牙河洪水也将到达天津境内。防洪防汛这场硬仗,带来的考验仍未结束。

  但我们知道,有那么多人继续坚守阵地、坚守岗位。他们用辛勤付出,换取全市人民安居乐业,也给津城百姓带来打赢防洪防汛硬仗的信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